分组/答辩地点/时间  | 
    序号  | 
    答辩人  | 
    学位论文题目  | 
    导师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一组 碳汇楼314 5月30日8:00开始  | 
    1  | 
    姚权  | 
    长期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 
    李永夫  | 
   
   
    2  | 
    艾然  | 
    茭白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稳定性研究  | 
    王强  | 
   
   
    3  | 
    李宾妮  | 
    不同供磷水平调控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规律与应用探究  | 
    邱巍  | 
   
   
    4  | 
    唐铭灿  | 
    不同利用类型滨海盐渍土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及其作为土壤质量评价因子的应用潜力  | 
    陈俊辉  | 
   
   
    5  | 
    崔玲宇  | 
    小麦-土壤-微生物系统对禾谷镰刀菌的响应研究  | 
    沈阿林  | 
   
   
    6  | 
    刘涛  | 
    生物反硝化抑制剂原花青素对秸秆还田土壤氮素转化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 
    沈阿林  | 
   
   
    7  | 
    王梦洁  | 
    生物炭施用对稻田土壤反硝化N2O减排的影响  | 
    蔡延江  | 
   
   
    8  | 
    李腾飞  | 
    不同肥药管理对设施番茄土壤健康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秦华  | 
   
   
    9  | 
    尤丽  | 
    农林废弃物部分替代泥炭基质对牡丹根际养分供应与植株生长的影响  | 
    李永春  | 
   
   
    10  | 
    郑梦杰  | 
    溶磷微生物对土壤磷有效性及山核桃生长的影响研究  | 
    秦华  | 
   
   
    11  | 
    黄圣妍  | 
    镇域尺度山核桃林地土壤微生物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 
    秦华  | 
   
   
    12  | 
    余文俊  | 
    抗生素污染土壤N2O排放及根系分泌物调控作用研究  | 
    林辉  | 
   
   
    13  | 
    陈立天  | 
    黏土矿物对生物炭不溶性组分稳定性和降解特征的影响  | 
    刘玉学  | 
   
   
    14  | 
    王琳  | 
    短期氮沉降对毛竹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张宝刚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二组 碳汇116 6月1日8:00开始  | 
    1  | 
    方书琴  | 
    调理剂对复耕酸化土壤改良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 
    方先芝  | 
   
   
    2  | 
    晁代顺  | 
    不同物料添加对茶园土壤固碳减排以及茶树生长的影响  | 
    李建武  | 
   
   
    3  | 
    曹欢  | 
    不同物料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改良效果研究  | 
    李建武  | 
   
   
    4  | 
    游菲  | 
    固定化脱氮复合菌去氮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 
    汤江武  | 
   
   
    5  | 
    何影  | 
    浙江省特色经济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 
    傅伟军  | 
   
   
    6  | 
    劳洁玉  | 
    紫云英及氮肥减量下配施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氮组分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 
    傅伟军  | 
   
   
    7  | 
    杨旭斌  | 
    生态沟渠农业面源污染削减评价与建设运维效益分析研究  | 
    姜培坤  | 
   
   
    8  | 
    王珂  | 
    不同肥料类型对稻田氮素归趋及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 
    姜培坤  | 
   
   
    9  | 
    王经邦  | 
    嗜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在蚕沙超高温堆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 
    姚燕来  | 
   
   
    10  | 
    蒋沈悦  | 
    秸混肥对水田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 
    叶正钱  | 
   
   
    11  | 
    卜爱爱  | 
    不同轮作方式和改良措施对雷竹林复耕土壤肥力的影响  | 
    叶正钱  | 
   
   
    12  | 
    胡娟欣  | 
    化肥减量与调理剂对雷竹林复耕土壤肥力与油菜生长的影响  | 
    叶正钱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三组 碳汇楼325 6月1日8:30开始  | 
    1  | 
    张闻汉  | 
    有机物料配施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 
    马军伟  | 
   
   
    2  | 
    井江心  | 
    腐植酸包覆纳米零价铁对复合污染土壤中环丙沙星的去除效应  | 
    马军伟  | 
   
   
    3  | 
    聂红丽  | 
    三种淡水微藻对泰乐菌素的胁迫响应及去除研究  | 
    马军伟  | 
   
   
    4  | 
    徐彦  | 
    茶叶和茶枝生物炭对铬污染的修复研究  | 
    柳丹  | 
   
   
    5  | 
    姚波  | 
    沼液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特征和水稻氮代谢活动的影响  | 
    柳丹  | 
   
   
    6  | 
    李齐  | 
    生物炭固定化阴沟肠杆菌对镉污染土壤修复及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 
    柳丹  | 
   
   
    7  | 
    夏昕彤  | 
    植物激素配施叶面硅肥对水稻生长及吸收镉的影响  | 
    王旭东  | 
   
   
    8  | 
    李秋铷  | 
    复合钝化剂研发及其对土壤镉钝化效果研究  | 
    郭彬  | 
   
   
    9  | 
    王续栋  | 
    泥炭对镉污染土壤中有机碳组分以及小青菜生长的影响  | 
    柳丹  | 
   
   
    10  | 
    田欣  | 
    富硅磁改性生物质炭对镉砷复合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研究  | 
    吴骥子  | 
   
   
    11  | 
    苏敏  | 
    钱江源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研究  | 
    虞方伯  | 
   
   
    12  | 
    王瑞萍  | 
    锰改性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砷和铅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吴家森  | 
   
   
    13  | 
    徐懿  | 
    长柄双花木种群特征及茎叶化学计量对树龄和抚育的响应  | 
    吴家森  | 
   
   
    14  | 
    江彦苹  | 
    毛果青冈群落结构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 
    吴家森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四组 碳汇楼314 6月4日8:30开始  | 
    1  | 
    马雪莲  | 
    河沟淤泥还田农艺效应的初步研究  | 
    曹玉成  | 
   
   
    2  | 
    赖阳阳  | 
    基于SWAT模型的南苕溪流域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  | 
    裴建川  | 
   
   
    3  | 
    裴曼一  | 
    铁铜改性生物炭对水中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的吸附研究  | 
    裴建川  | 
   
   
    4  | 
    杨毅琦  | 
    不同生物质炭的施入对土壤-水稻系统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王敏艳  | 
   
   
    5  | 
    夏浚凯  | 
    钌基催化剂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合成氨的应用研究  | 
    余兵  | 
   
   
    6  | 
    李凯南  | 
    基于叶片监测的区域土壤和大气重金属源解析研究  | 
    章海波  | 
   
   
    7  | 
    朱春丽  | 
    微塑料对磷肥施用红壤中磷有效性和形态的影响  | 
    章海波  | 
   
   
    8  | 
    连霄健  | 
    高效降解菌和除氨菌对餐厨垃圾气体排放和腐殖化的影响  | 
    郑华宝  | 
   
   
    9  | 
    陈恒源  | 
    菌藻生物膜的形成条件优化及其在养猪废水中的应用  | 
    郑华宝  | 
   
   
    10  | 
    王文凡  | 
    纤维素降解菌联合预处理降解秸秆特性研究  | 
    郑华宝  | 
   
   
    11  | 
    谢晓杰  | 
    四环素降解菌TC-1的降解特性研究与初步应用  | 
    郑华宝  | 
   
   
    12  | 
    佟要斌  | 
    同步除油脱氮菌Pseudomonas sp. CYCN-C的性能表征及应用研究  | 
    郑展望  | 
   
   
    13  | 
    毛吉炜  | 
    新型耐低温同步硝化反硝化菌AKD4脱氮能力和机制的应用研究  | 
    郑展望  | 
   
   
    14  | 
    王永伦  | 
    秸秆高温降解复合菌剂的研制与堆肥应用  | 
    郑展望  | 
   
   
    15  | 
    蔺哲  | 
    沼液施加模式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研究  | 
    董达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组 碳汇楼101 6月1日9:00开始  | 
    1  | 
    张雯怡  | 
    外源碳输入对毛竹林土壤磷素形态与磷矿化功能基因phoD的影响  | 
    李永夫  | 
   
   
    2  | 
    潘丽霞  | 
    秸秆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毛竹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李永夫  | 
   
   
    3  | 
    王中乾  | 
    基于岩棉水肥一体化的茶园温室气体减排初探  | 
    徐秋芳  | 
   
   
    4  | 
    章磊  | 
    有机物料与生物质炭配对贫瘠红壤CO2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 
    陈俊辉  | 
   
   
    5  | 
    徐祎萌  | 
    有机物料与生物质炭配施对红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机制  | 
    陈俊辉  | 
   
   
    6  | 
    冯娅斯  | 
    翻耕和植物残体覆盖对高寒草地土壤氮循环和N2O排放的影响  | 
    蔡延江  | 
   
   
    7  | 
    王雨齐  | 
    郁闭度和凋落物对延胡索根际土壤磷库和phoD功能菌群的影响  | 
    李永春  | 
   
   
    8  | 
    方励  | 
    毛竹入侵生境根区碳沉积对硝化/反硝化与功能菌群的调控  | 
    李永春  | 
   
   
    9  | 
    吴晓芬  | 
    牦牛主要放牧行为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  | 
    蔡延江  | 
   
   
    农业资源与环境二组 碳汇楼314 6月1日9:00开始  | 
    1  | 
    邵方镭  | 
    南方典型涉金属类工业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方法研究  | 
    章海波  | 
   
   
    2  | 
    周珊  | 
    猪粪炭与超滤膜联合预处理沼液的试验研究  | 
    宋成芳  | 
   
   
    3  | 
    王贝妮  | 
    山溪性河流水体-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杨萌尧  | 
   
   
    4  | 
    刘关琳  | 
    聚丙烯微塑料对生菜吸收磺胺甲恶唑的影响机理研究  | 
    章海波  | 
   
   
    5  | 
    梁煌  | 
    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汞富集的影响  | 
    王敏艳  | 
   
   
    6  | 
    汪素闻  | 
    MXen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硝酸根的性能研究  | 
    宋成芳  | 
   
   
    7  | 
    张扬天  | 
    纳米气泡扫描电镜观察技术及废水处理应用研究  | 
    陈亮  | 
   
   
    8  | 
    徐阳阳  | 
    聚丙烯微塑料与磺胺甲恶唑暴露下生菜生理和根系分泌物的响应机制  | 
    章海波  | 
   
   
    9  | 
    陆佳维  | 
    淀粉耦合的新型生物炭基缓释肥的制备及其缓释机制探究  | 
    余兵  | 
   
   
    10  | 
    王海洋  | 
    秸秆还田对稻田汞迁移和汞甲基化的影响研究  | 
    王敏艳  | 
   
   
    11  | 
    尤星超  | 
    钌基二维材料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的机制研究  | 
    余兵  | 
   
   
    12  | 
    郭畅健  | 
    非致病吲哚乙酸高产菌联合蚯蚓堆肥、生物炭制备炭基有机菌肥及应用  | 
    郑展望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三组 碳汇楼314 6月2日8:00开始  | 
    1  | 
    吕鑫航  | 
    镁肥对酸化茶园土壤肥力和茶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柳丹  | 
   
   
    2  | 
    罗玉博  | 
    镁改性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效果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 
    柳丹  | 
   
   
    3  | 
    杜芳芳  | 
    浙江亚热带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 
    傅伟军  | 
   
   
    4  | 
    杨盼  | 
    微生物在玄武岩风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对农田土壤改良的研究  | 
    李建武  | 
   
   
    5  | 
    谢小翠  | 
    生物炭固定化耐镉菌剂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机理研究  | 
    柳丹  | 
   
   
    6  | 
    孙淇  | 
    老化作用对生物质炭-铁锰复合材料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研究  | 
    赵科理  | 
   
   
    7  | 
    徐阿宁  | 
    生物基离子印记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砷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 
    赵科理  | 
   
   
    8  | 
    薛兆琨  | 
    生物炭对耕层剥离型稻田土壤的培肥作用  | 
    叶正钱  | 
   
   
    9  | 
    俞柯汝  | 
    生物炭基菌剂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叶正钱  | 
   
   
    农业资源与环境四组 碳汇楼101 6月2日8:30开始  | 
    1  | 
    胡星磊  | 
    根系分泌物在番茄青枯病防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赵梦丽  | 
   
   
    2  | 
    王毅焕  | 
    林冠林下不同形态氮沉降对毛竹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张小川  | 
   
   
    3  | 
    魏经纬  | 
    林冠氮沉降对毛竹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机制  | 
    张小川  | 
   
   
    4  | 
    应锦岳  | 
    长期水稻秸秆和生物质炭还田对土壤腐殖质和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董达  | 
   
   
    5  | 
    陈柳如  | 
    镁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养分调控机制  | 
    蔡延江  | 
   
   
    6  | 
    范振浩  | 
    减氮和添加生物质炭对稻麦轮作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 
    刘娟  | 
   
   
    7  | 
    毛浩楠  | 
    铁改性生物炭对砷铅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及水稻品质影响  | 
    吴家森  |